close

 

很久以前寫的一篇文拿來重貼。

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

 

今天終於看了...出乎意料的好。

前面加了一段二戰轟炸時,Edmund搶救父親照片,Peter罵他總是自私不顧他人安危
,還有家人在車站哭著道別的橋段。

這些片段書裡面並沒有,但是我認為就一部電影所需要的開頭張力來說,做的非常成
功。如果電影一開始沒有二戰德軍直升機轟炸英國領土所帶來的危機感,也就感受不
出他們四人被疏散到鄉間那種離開母親相依為命的親密,和Susan、Peter這年紀的孩
子之所以要這麼謹慎小心的心情。撇開主角的情緒營造面,實際上就電影的節奏來說
一開始有幾十台德軍戰機剝剝剝的投擲炸彈轟隆轟隆,也是比書中第一頁介紹奇怪教
授的鄉間宅邸有張力的多。

羊男吹奏搖籃曲催眠Lucy的片段也是構思得很好。隨著那彈弓狀短笛的音符流曳,跳
躍火焰中出現生物群舞,Narnia的魔幻感隨著火舌升高,耳朵裡流進蘇格蘭高原的亮
綠冷冽,這一幕讓我,一個Narnia迷,興奮地坐立難安。

Aslan也沒有讓我失望,比一般獅子大三倍以上的琥珀色眼珠,褐黑的眼袋塑造一種
莊嚴,鬃毛也比現實世界裡吃母獅子大人們軟飯的懶洋洋公獅子還要挺拔整潔。眼神
中的哀傷多於威嚴,還有導演很不會處理獅子吼的畫面,是稍微有點美中不足的地方
。依我的美感標準,獅吼的時候,應該要看是由遠帶到近,先take獅身正面吼叫中,
然後特寫嘴巴裡的獠牙,或嚴峻的眼神更好,畫面震動製造氣功傳送般的漣漪感當然
也是不可少。要有獅吼功的「氣」才對嘛!! 就是要有「氣」! 或者,由近帶到遠,
先take吼叫中的嘴巴、獠牙,然後拉遠到全身,金黃鬃毛被風吹的雄雄股動,然後take
旁邊的生物,要表達出「風行草偃」感。總之,我從小到大最崇拜的偶像的任何一次
開口,都不能馬虎阿! 祂是整個Narnia的精神所在!

白女巫,唉唉,不知道怎麼說,造型要再加強,演技也是,凌厲不夠,凌厲中掩飾不
住的對Aslan的畏懼也不夠。充其量大概比一零一忠狗裡面那種cliche的大風衣歇斯底
里壞女人角色好一點。

主角,四個孩子,沒錯,就是他們。和我的腦海中出現的英國小孩相差無幾,但Susan
要再正一點...



Aslan: To the glistening eastern sea, I give you Queen Lucy the Valiant.
   To the great western woods, King Edmund the Just.
   To the radiant southern sun, Queen Susan the Gentle.
   And to the clear northern skies, King Peter the Magnificent.


不知道為什麼,比起《The Lord of the Rings》裡面,很多成年威武的英雄們為了自
己的榮譽而戰,為了奪回失去的榮耀而戰,為了熟知的一切重新站起來奮鬥,然後戰勝
為王,比起這些,Narnia裡面孩子們笨拙的作戰技巧,最後也沒有自己打贏敵人(Peter
被刺倒在地,Aslan從他身後一躍而上撲倒女巫,然後轉頭跟Peter說:「這場仗打完了
。」如果這也算打贏的話...什麼算是打輸...?),登上王位了,但高興中帶有著不確
定,對剛被賦予自己的王國有並不甚了解的擔憂,反而更令我動容。因為我看到他們的
眼神,知道他們將會去思考,將會去面對,現在的一切是那麼的不成熟因而將來富有彈
性。


剛開始他們是不知為何而戰的,仗打完了,他們也不是那麼的了解。但是思考從勝利的
號角吹起時便開始了。所謂的不成熟,Peter的優柔寡斷、Susan的故作成熟、Edmund的
剛愎自用、Lucy的感情用事,從此刻開始轉變。他們統治Narnia的歷史便是「發掘自己
」的紀錄。

不確定的未來在前方等著他們,而這故事迷人之處就在於他們是「孩子」。孩子的行為
無法預測,沒有理性的傲慢,時而懦弱但勇於反省、坦承和改變。成人自以為已經成熟
了,但很多時候有慣用思考模式和完整價值體系的他們反而做不到孩子所能做到的。

我看著這四個稚嫩的Narnia統治者...出神...

現在,就是他們最美好的時光。能夠把這段時光鎖在書頁裡隨時拿出來消除感傷實在是
太好了...我多麼不忍看到他們長大,然後變得僵硬。

"Welcome to Narnia."
在我找到屬於我的未知國度之前,我走進,悄悄地將衣櫥的門帶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cuumoran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